“追求与探索——文化名人的历史印记”展走进赤峰二中国际实验学校 赤峰博物馆馆藏宋代描金黑定盏完成修复工作 “纸鸢起,思情寄”清明节主题社教活动 公告|赤峰博物馆清明节假期开放公告 赤博动态 更多 >> ·关于赤峰博物院赤峰博物馆馆区开放时间的公告 2023/08/01 ·公告|赤峰博物馆端午节假期开馆公告 2023/06/20 ·公告|赤峰博物馆“五一国际劳动节”假期开放公告 2023/04/27 ·公告|赤峰博物馆清明节假期开放公告 2023/04/04 ·活动报名|清明节社会教育活动“《研茶图》里飘茶香” 2023/04/04 ·活动报名|“红山文化”系列社教活动——红山人的“家” 2023/03/24 ·活动报名|“红山文化”系列社教活动——红山人的服饰 2023/03/12 参观信息 开放时间 09:00 - 16:30 (16:00停止入馆,周一闭馆) 预约/咨询 0476--8255185 地址 赤峰市新城区富河街10a 乘车指南 市区可乘坐37路、66路公交在“博物馆站”下车,下车后沿路南步行约200米可到达赤峰博物馆正门(南门) 日出红山 赤峰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沃土,巍巍红山是她永恒的根系,浩浩西拉沐沦河、老哈河是她奔腾的血务,红山文化是她闪耀出的文明之光。赤峰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沃土,巍巍红山是她永恒的根系,浩浩西拉沐沦河、老哈河是她奔腾的血务,红山文化是她闪耀出的文明之光。 古韵青铜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,铸造和使用青铜器的时期被称为青铜时代。中国青铜时代形成于四千多年前,以中原地区的夏代最具代表性。赤峰地区的青铜文化,一个是以夏家店下层文化为主的早期青铜文化,进入早期国家阶段,形成方国,与中原夏王朝并行发展、相互交流;一个是以夏家店上层文化为代表的鼎盛时期的青铜文化,是历史上所记载的山戎,相当于中原西周至春秋时期。战国时期,这里是东胡民族活动之地。燕昭王北击东胡后,设五郡修长城以拒胡。秦、汉延用。此处先后出现了东胡、乌桓、鲜卑等北方民族。 契丹华韵 契丹是一个曾经驰骋于中国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,唐代末年,建立起了辉煌一时的大辽帝国,元朝之后,这个像猎鹰般的民族逐渐销声匿迹,专家考证,达斡尔民族的祖先就来自契丹。耶律阿保机是一个非凡人物,他的诞生带动了整个民族的崛起,数次激烈的权力之争,耶律阿保机凭借胆略和智慧化险为夷,雄才大略的耶律阿保机书写了人生的传奇。 和同一家 1125年金灭辽后,赤峰地区逐渐失去了辽进政治上的重要地位,成为金朝北部边陲的军事重镇。金朝为防御蒙古草原各部,在北方修筑军事堑壕,即金界壕,是我国古代长城史上的又一座丰碑。1234年,金朝被蒙古汗国所灭。赤峰地区做为成吉思汗及其姻亲后裔们的封地成为蒙古腹地。从清太祖努尔哈赤起,为了加强与蒙古各部的军事联盟,满洲贵族开始了与蒙古王公的和亲通婚。清皇室先后有二十几位后妃出自蒙古,有四十几位公主下嫁蒙古。至清乾隆年间,共有七位公主下嫁到赤峰地区。赤峰地区的蒙古贵族忠实地守护着清朝的北疆大门。 展览展示 更多 >>
经典藏集 查看更多 >> 123 件套 三彩鸳鸯壶 出土于赤峰松山区王家店辽墓,高20厘米,口径8.3厘米,整体造型如同一个浮出水面的鸳鸯,鸳鸯喙部借形做成壶嘴,羽翼线条刻划生动,给人栩栩如生的感觉。壶体所施黄、白、绿三彩,为辽三彩的基本颜色。辽三彩在辽中晚期后出现,多是随葬品,它的烧制是辽代在陶瓷工艺上的一大创新。这件三彩鸳鸯壶为辽三彩的精品之作。 绿釉刻皮球花鸡冠壶 它因壶体造型像鸡冠而得名,又被称为皮囊壶或马蹬壶。契丹族四时畋猎,逐水草而居,盛水、酒、奶的容器最早是皮囊壶。辽代陶瓷业兴起后,开始烧制外形完全仿照皮囊的鸡冠壶,大肚子、小口,包括皮囊上的装饰,在鸡冠壶上都仿的惟妙惟肖。到了辽中晚期,很多契丹人转为定居生活,加之受中原器型的影响,鸡冠壶的形制逐渐发生改变,腹部收窄,壶体修长,更适合在室内摆放。 德妃文物 公元936年,后唐末帝李从珂派大将张敬达征讨坐镇晋阳的石敬瑭,石敬瑭以燕云十六州为代价,向辽国乞降。辽太宗耶律德光亲率五万大军南下。后唐灭亡,石敬瑭建立后晋。德妃随耶律德光来到辽国,受到了厚遇,居住在怀州,并在此生活了七年。她在契丹和后晋的关系中仍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。展柜中展示的是伊德妃墓中出土的部分银具,包括酒具、茶具,部分器物上面刻有伊德妃的铭文。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。 相关信息